中国汽油市场核心矛盾与趋势逻辑分析

 

 

 

一、汽油市场潜在预期隐患

1. 估值偏高与季节性转弱  
汽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估值区间,叠加季节性需求下降(如春节后出行需求回落),价格承压。
2024年完税净供给量增加465万吨,但局部地区仍存在隐性资源紧张,导致裂解价差维持高位,与“供给增量应压低估值”的理论矛盾。
2. 投机活力不足与贸易商退市
外采需求疲软,贸易商因利润空间压缩退出市场,投机性买盘减少,市场流动性下降。
柴油市场投机活跃度相对更高,汽油因波动率低、价格弹性弱,难以吸引短期资金。
3. 消费持续萎缩  
新能源汽车替代加速、燃油效率提升、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抑制汽油消费增长。
2024年汽油消费萎缩幅度与社会生产供给萎缩基本同步,供需矛盾未显著激化,但结构性短缺(如隐性资源)支撑溢价。
二、当前市场的主要矛盾点
1. 生产萎缩与原料成本高企的矛盾  
社会汽油生产活动区域性萎缩(如小型炼厂退出),但原料价格(原油、轻质化组分)维持高位,导致合规炼厂利润压缩。
生产转移现象(小厂紧缩→大厂集中)可能增加规模化供给弹性,但短期内合规产能扩张有限。
2. 完税资源增量与隐性资源短缺的背离  
2024年汽油完税净供给增加465万吨,理论上应缓解供给压力,但隐性资源因生产萎缩显著减少,导致局部市场裂解价差高企。
隐性资源退坡使合规资源议价能力增强,但长期看,完税资源增量或逐步填补缺口。
3. 供给结构调整与需求萎缩的长期博弈  
生产正规化进程(淘汰落后产能、环保升级)推动供给集中化,但需求端萎缩持续,需依赖供给收缩维持价格韧性。
若2025年生产转移加速(如新炼能投产、合规化汽油生产转移),供给增加可能打破当前紧平衡,压制溢价空间。
三、2024年四季度汽油趋强的特殊背景
短期驱动:社会汽油生产活动集中萎缩(如山东地炼检修、小型炼厂关停),导致隐性资源阶段性短缺,引发供需错配。
长期隐患:生产转移未完全落地,合规炼厂增产滞后,短期内供给无法快速释放,支撑价格走强。
不可持续性:该行情依赖生产低迷的延续,若2025年产能调整完成,供给弹性恢复,价格或回归基本面。
四、2025年汽油市场核心展望
1. 波动率进一步降低  
供给端:合规炼厂产能集中化,生产计划更趋稳定;隐性资源退坡减少非标品干扰。  
需求端:消费萎缩常态化,难现爆发性增长。  
结果:汽油市场波动收窄,价格弹性减弱,呈现“弱平衡”状态。
2. 关键风险变量  
供给调整节奏:若大型炼厂增产快于预期,或隐性资源回流(如政策松动),可能引发供给过剩。
政策干预:消费税改革、新能源补贴政策变化或重塑汽油需求曲线。  
原油价格联动:原油若大幅下跌,汽油裂解价差被动走阔的空间受限。
3. 价格路径推 
上半年:季节性补库结束后,若生产转移未兑现,隐性资源短缺或支撑价格高位震荡。  
下半年:新增合规产能释放,叠加消费淡季,价格可能逐步回落至成本线附近。
五、操作策略建议
产业端(炼厂/贸易商): 
短期关注隐性资源缺口尚未修复的窗口,把握区域价差套利机会。  
长期优化原料采购(如轻质化组分比例),降低生产成本。  
投机端: 
避免单边押注汽油趋势性行情,以裂解价差区间操作为主(如多汽油空原油)。  
关注生产政策变动(如政策性稽查),捕捉事件驱动型波动。  
终端企业(加油站/物流): 
逢低锁定完税资源合同,规避隐性资源退坡带来的采购成本上升风险。  
六、总结
汽油市场正处于“供给重构”与“需求退坡”的再平衡阶段。短期矛盾集中在隐性资源短缺与合规供给增量的博弈。在短期矛盾维持,民营炼厂生产萎缩维护的周期内,周期性强势波动,具备强支撑效果。长期则取决于生产转移能否匹配消费萎缩速度。2025年市场或维持低波动周期,但政策风险与产能调整节奏可能引发阶段性失衡。策略上需淡化单边逻辑,聚焦结构性机会。
2025年汽油市场将呈现“弱平衡、强分化、低弹性”特征,传统分析框架需进行三重重构:
从总量思维转向结构思维:关注区域供需错配而非全国平衡表;
从商品定价转向政策定价:消费税改革与新能源政策成关键变量;
从单边敞口转向组合管理:嵌入场外金融衍生品等对冲工具。

 

 

 

 

 

 

免责说明

 

1、  本报告仅供淄博源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的机构或个人客户使用,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2、  本报告所载的数据、资料、观点及分析均为本公司在发布该报告当日分析师的判断,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尽可能保证报告内容可靠、准确和完整,但并不保证报告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及分析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
3、  报告中的内容仅反映编写人的不同逻辑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本报告不应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4、  本报告的知识产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传播、改编、销售、出版、广播或用作其他商业目的。淄博源策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及所载材料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客户需自行承担全部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昭明咨询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昭明咨询联系。